9778818威尼斯举行“北外国关前沿沙龙”第十期学术活动

作者: 时间:2016-09-30 点击数:

 

2016927日下午3点至5点,北外国关学院在学校西院综合楼1147会议室举办了北外国关前沿沙龙第十期活动,活动主题为“印度特色的多元政治体制”。本次活动邀请的嘉宾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博士后陆洋,尹继武教授主持,周鑫宇副教授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印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徐亮博士分别担任评议人,学院院长李永辉教授等老师也参与了讨论。
尹继武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活动嘉宾陆洋。她现在是清华国际关系的博士后,在2014年获得了德国海德堡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担任过海德堡大学南亚研究院研究助理和讲师,以及曾在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研究学院东亚中心作为访学。陆洋老师的研究领域为南亚政治,尤其关注中印关系以及中国和南亚的地区合作,发表的著作大多以此为主题。介绍完毕,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对陆洋博士后的到来表示了欢迎。
        
演讲以如何理解印度的多元政治制度这个问题开始,陆洋老师用“冰山”这一简明的模型来比喻。她说,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而对深水中看不到的部分却很少注意,而水中的部分要比上面可见的部分大得多。同理,在分析印度的政治现状时,政治制度是可见的,我们要努力去探索水中的部分,也就是从形成印度当前政治状况的历史、种族、社会基础部分来尝试了解。并由此希望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民主制度在印度的社会转型中起到了何种作用,这种制度是有生命力的吗?接着她围绕印度的身份政治、身份认同的政治基础、政治体制及选举、另外一些突出问题这几个方面对印度民主政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从例外性和由外生向内生演化两个方面评价了印度的民主政治。
首先,陆老师认为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是理解印度政治制度的关键。她认为,与大一统的中国相比,印度文化更具多元性和分散性,更多表现为一种地域概念。这种差异也体现在近代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中,中国的大一统更有利于中国人产生对国家的认同,而印度自建国后就受到国族建构的困扰。中国的政治文化强调“同”,而印度的政治文化对“不同”更为强调。如果说,美国的多种族融合的局面可以被称为“大熔炉”,那么印度多族群共存的现状可被称为“沙拉碗”。而民主制度倡导的选票政治强化了印度内部各个族群的身份认同,并使这种认同政治化了。印度自47年成立至今行政版图不断地变化也反映了以族群身份为基础的政治动员过程和建立在该基础上的利益博弈。
第二,陆老师分析了印度身份认同的三大基础——语言和地区、宗教、种姓。首先,印度除了印地与和英语两个官方语言外,还有22种地方官方语言。印度国内不同地区的语言差别很大。使用人数最多的印地语也只是30%印度人的母语,对印度人来说在很多领域使用英语都比使用自己的母语更加方便。语言的多样加重了印度各地融合的难度。其次,在宗教方面,教派差异也呈现了多样化的状况。但是,印度的体制总体保持了国家的完整和统一,也没有放任任何教派走向极端化,保证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这从侧面证明了印度当前的制度的弹性和效力。最后,在种姓方面,陆洋博士谈到在日常生活中起作用的其实是次种姓(比如Ror, Jyagi, Bishnoi, Yadav, Jat, Khattar)而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因为在不同的邦,同一种次种姓可能属于不同的种姓,这就意味着在不同的邦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享受政府对弱势群体的保留制度,身份直接与社会资源挂钩,从而使身份成为政治的工具。
第三,接下来,她具体分析了印度的政治体制与政治选举。首先,印度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司法独立,法院具有较高威望。其次,从选举规模来看,超过八亿人口的选举使得印度成为一个高度政治化的国家。再次,印度的选举政治受到了民众的极大认可。数据显示,从1952年至2014年,印度的参选率呈现了上升的趋势,由最低时候的45.7%上升到2014年的63.8%。可以说,印度当下的制度是慢慢成长起来的,其正当性也在不断上升,尤其表现在民众对选举委员会的充分信任。
第四,陆洋博士又分析了当前印度的一些其他问题。首先,从中央与地方关系来看,印度实行联邦制。,印度并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民族分离主义问题。其次,从政党体系的发展趋势来看,印度经历了从一党独大走向多党制的局面地区政治力量的崛起以及低种姓政治力量的觉醒是当前的主要趋势。再次,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兴起被视作印度的民主多元政体的威胁。但由于民主政治本身的运作规律,右翼的人民党在执政后需要更多考虑全国性局面,从而采取较为中间的路线。陆洋博士还从例外性和从外生到内生演化两个方面辩证地评价了印度的民主政治。民主制度在印度的发展起初并不被看好,是外生制度演变成内生制度的过程,是西方民主制度本土化的成功范例。最后,印度民主的一些特点可以从哈里亚纳邦的农业次种姓贾特人表达诉求的事例中看到。贾特人为了得到经济上的实惠,想让政府将其归类为落后阶层,而在选票政治的环境下,这一诉求受到了想获取贾特人选票的政客的重视,而地方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基于落后阶层不能超过人口50%的原则对于政府决定的重审和驳回反映了法院的独立性以及权力受到的制约和平衡。所以,在看印度的政治制度时,不能只看到其外生性的一面,更要看到印度政治内生化过程是本土以种姓、宗教、语言等各种身份为基础的社团(community)与民主制度的互动,两者相互作用,互相加强,也造成政治力量的碎片化趋势。
陆洋博士的演讲结束后,尹继武老师从逻辑性和理论性两个层面对此进行了高度评价,并在之后邀请周鑫宇老师和徐亮老师进行评议。
     
周鑫宇老师主要从两个方面表达的自己的看法。第一,在探究印度政治时,可能不能忽视权力因素。他通过比较印度、中国、奥斯曼土耳其的文化差异现状以及现代国家建设发现,对于一个非民主国家来说,国家能力是相当重要的。第二,在政治选举中,政治选举热情高并不必然是好事,而政治冷漠并不必然是坏事。他通过比较德国和印度发现,选举热情高昂的印度存在利益多元无法统筹的问题,而对选举相对冷漠的德国民众却存在其他渠道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
徐亮老师从五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第一,除了多元性、复杂性、例外性三个特征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印度政治继承性的一面,即印度文化从古代起就具有对外来文化的接纳融合能力;第二,要看到印度教在印度文化中的核心位置。外来事物在印度本土不断生长,往往会打断原有的历史进程,形成新的周期,中间没有中断的只有印度教;第三,不能只看到印度多元和分散的一面,也要看到印度政治体制集中的一面,尤其是印度政府对公共资源的垄断使得其行政权力具有审批、分配、调节全国优势资源的集中功能;第四,不能把印度文化等同于南亚文化,印度文化不是单一的印度教文化,更是一种文明,他尤其批判了以印度文化特点取代南亚特点的观点;第五,要知道为何印度的政治体制在今天比较成功,就要看到印度建国前夕形成的淘汰机制,这一机制将温和穆斯林和倡导独立建国的穆斯林分属于两个国家,使印度能在建国后基本保持政治运行的顺畅性。评议完毕,进入提问环节,同学们非常积极,踊跃举手与陆洋老师交流,陆洋老师则耐心地解答了大家的问题。
 
最后,尹老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简要总结。尹老师认为陆洋老师对印度的多元政治体制进行了梳理,具有深刻的理论性。他说中印关系是学界的热门话题,这牵扯到两国之间的战略互动、深层次的社会心理等问题,而大多数人对印度的认识是比较浅的,甚至存在偏见,陆老师精彩的讲座让我们对印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尹老师最后对陆洋博士后的到来再次表达了感谢,第十期国关前沿沙龙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李宏洲供稿;祁一方供图)


Copyright @ BFSU. 9778818威尼斯(澳门)股份有限公司-搜狗百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